2019-05-15 15:39:45
奔驰车系NTG2 COMAND内置驱动器的维修
以164底盘ML350美规车型为例。
故障现象:选取主机CD读取功能时,COMAND控制模块显示屏上显示“CD drive error信息,无法读碟。将CD取出后,屏幕上仍然显示“Please remove CD”(正常情况下,应立刻显示“No CD insert”)。如有以上故障症状请检查识别CD进出的四个开关及舱门(图4-8-15~图4-8-21)。
另外请检查当CD drive内无碟时,舱门是否能正确回位,如不能请参照调整背面机械部分(图4-8-22)。
信息4 ; NTG4 COMAND内置驱动器的维修措施
C-class NTG4 COMAND/RADIO CD驱动器维修措施,常见的CD驱动器故障现象,当车辆COMAND/RADIO CD驱动器故障后,车辆显示屏上会出现以下的提示信息:
·“Driver Unavailable"(光驱不可使用)
·“Device Unavailable”(设备不可使用)
·“Disc N Unreadable”(第N张光碟不能读取)
CD驱动器会出现进退光碟故障或无法读取光碟等故障。如果CD驱动器故障,请先对COMAND/RADIO控制模块进行“RESET”或断电重置,检查故障是否消除。
驱动器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CD驱动器内进入异物导致驱动器故障。
驱动器内有异物,如光碟盒内的固定芯片,光碟上自制的标签、光碟塑料护皮、劣质的光碟标签、硬币等进入了驱动器内部。
(2)光碟问题导致驱动器故障。
·损坏的光碟及劣质的光碟将导致驱动器损坏
·自己刻录的CD、DVD、MP3等
·不合规格的光碟(小尺寸等)
·不清洁的光碟(油污、香水等)
·格式不对的光碟(高容量碟、蓝光光碟等)
·光碟标签面反装的光碟
(3)非正常使用导致驱动器故障。
将两张光碟或多张光碟放入同一碟槽中。
对COMAND/RADIO控制模块内的CD驱动器进行拆检和维修步骤:
(1)拆下COMAND/RADIO控制模块两边支架。
找到图中相应位置,拆除箭头指向螺丝(共4颗),取下两边支架(图4 -8 -22)。
(2)拆下COMAND/RADIO控制模块外部盖板。
找到图中相对应位置,拆下箭头指向螺丝(共10颗)(图4-8-23)。
切开标签,沿箭头方向取下COMAND/RADIO外部盖板(图4-8-24)
(3)拆下电路板。
拆下电路板与控制面板及CD驱动器之间的连接线路并拆下箭头指向螺丝(共4颗),如图4-8-25所示。
(4)拆下COMAND/RADIO控制面板。
将控制面板从四周的固定卡子上轻轻翘起(共10点),将面板撤出(图4-8-26)。
(5)取出CD驱动器。
找到图中相应的位置,拆下箭头指向螺丝(共10颗)(图4-8-27)沿箭头方向取下侧框架,取出CD驱动器。
检查CD驱动器:
(1)拆下CD驱动器侧护板。
拆除图中圆圈内的螺丝(共3颗)。拆除图中箭头指向的胶带,注意保护里面的线路。拆除图中箭头指向的连接线路锁片,取下驱动器侧护板,取下连接线,再取下驱动器侧护板(图4-8-28、图4-8-29)。
(2)检查驱动器部件。
拆下驱动器侧护板后,可方便地检查驱动器内部情况。
着重检查图中标明的拨杆B2、B3、Y2、T1、G1及弹簧(图4-8-30)。
着重检查图中标明的拨杆B1、Y1及弹簧(图4-8-31)。
(3)检查驱动器拨杆B1、B2、B3与碟槽的相对位置。
·使用时非正常的操作,有可能造成碟槽的位置错误,不在同一水平上
·正确位置应是在拨杆B1、B2、B3上部螺旋处上,至少有一张碟槽或最多5张碟槽,且必须保持水平。
·正确位置以第一碟槽为例,第一碟槽应处于拨杆B1、B2、B3上部螺旋处的上方,且保持水平
正确位置如图4-8-32所示拨杆B1、B2、B3上部螺旋处同时处于第一碟槽与第二碟槽的中间位置。
(4)检查CD驱动器激光头位置。
CD驱动器激光头如果处于读取位置时(图4-8-33),请不要调整驱动器内的齿轮,如遇到此类故障,请勿维修驱动器,酌情更换。
如未遇到上述此类故障,可对驱动器进行维修。
取出光碟:
本措施共描述了3种(不解体驱动器)取碟方法,请根据驱动器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驱动器故障。
(1)直接取出光碟(方法1)。
直接取出光碟的操作方法,首先确认激光头在未读取位置。确认后,只可以从进碟口取出驱动器内的第一、第二、第三张光碟。
·将CD驱动器从COMAND/RADIO中取出时碟口应为关闭状态(图4-8-34)
·驱动器内情形应该与图中的情形相吻合
请先将推杆T1,调整到与第一碟碟槽相平行的位置,否则,T1向前运动时与碟槽发生干涉,极易人为损坏GI周围的黑色齿轮(图4-8-35)。
向左旋转齿轮GI,将驱动器进碟口调整到打开状态即可(图4-8 -36)。此时,可以顺利地将第一张光碟取出。
继续向左旋转齿轮G1,此时推杆T1向第一碟碟槽与第二碟碟槽内运动,可顺利将第二张光碟从碟槽内取出(图4-8-37)。
取出第二碟光碟后,反向(向右)旋转齿轮G1,使推杆T1返回到上图时的状态,但要保证驱动器进碟口为打开状态。将第三张光碟轻轻向上抬起至进碟口平行位置,从后方将光碟推出驱动器如图4-8-38所示。
将光碟取出驱动器后,如果可以排除故障,向右旋转齿轮G1至进碟口关闭状态,反序安装测试,如有问题,请检查驱动器拨杆的位置,分解驱动器维修来解决故障。
(2)激光头在读取位置时将光碟取出(方法2)。
此种方法只能取出驱动器内部分的光碟(与进碟口相平行的几张光碟)。激光头如果处于读取位置,光碟将不能顺利地从驱动器中取出。
·首先,向左旋转齿轮G1到驱动器进碟口打开状态(此时激光头会回到未读取位置)
·然后,将要取出的光碟调整到与进碟口平行的位置
·最后,从后部将光碟推出
如果取出光碟可以排除故障,旋转齿轮G1至进碟口关闭状态,反序安装测试,如有问题,请检查驱动器拨杆的位置,分解驱动器维修来解决故障。
(3)取下驱动器进碟口取出光碟(方法3)。
上述步骤完成后,如仍需将剩余光碟取出,请将驱动器进碟日总成从碟架总成上拆下,取出全部光碟。将驱动器还原回取出时的状态或进碟口关闭状态,如果激光头在读取位置,请将激光头调整至未读取位置,如图4-8-39、图4-8-40所示。
·拆下箭头所指的螺丝(共8颗)
·拆下连接线路
·分开并取下进碟口总成
·注意取下进碟u总成时,图中圆圈中的弹簧会白然脱落,拆下的进碟口应为打开状态拆下进碟口总成可以取出全部的光碟,如可以排除故障,将进碟口反序安装测试。
安装进碟口时,请注意图中标定的部件,将A放到B中(图4-8-41)
安装完毕的进碟口应为关闭状态,在没有螺丝固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固定在碟架总成
进碟日安装完毕后,先固定进碟口下方的螺丝,请勿固定图中箭头指向位置的螺丝
将弹簧挂钩调整到图中1的位置,以便安装弹簧
·安装弹簧
将弹簧放入,弹簧可轻松放入,此时位置会向上翘起,压住翘起部位,将弹簧挂钩从1的位置调整到位置2,安装完毕,紧固螺丝,正确位置应与图中相符(图4-8-42、图4-8-43)。
在完成上述的取碟步骤后,驱动器如果仍然不能正常工作,主要原因是由于驱动器内的拨杆位置不正确导致,需分解驱动器维修来解决故障。
分解驱动器维修:
·光碟全部取出,驱动器仍不能正常工作
·取出驱动器内的异物后,驱动器仍不能止常工作
·驱动器光碟正常,未有异物进入,驱动器不能工作
故障原因为驱动器内拨杆的位置不正确或拨杆与碟槽的相对位置不正确(参考上述检查驱动器拨杆B1、B2、B3与碟槽的相对位置)导致,请根据下列步骤调整驱动器内的部件。
先将驱动器进碟口拆下后再完成以下的工作步骤:
(1)拆下碟槽顶盖(P1)。
·拆下驱动器两边的弹簧(图4-8-44、图4-8-45),注意图中箭头所指的黑色弹簧
·找到图中相应位置,拆下箭头指向的螺丝(共5颗)拆下碟槽顶盖P1,注意图中箭头指向的弹簧及垫片(图4-8-46),请勿丢失。
·拆下联动件K1,检查拆下的配件是否丢失(图4-8-47)
(2)拆下驱动器拨杆及碟槽。
拆下图4-8-48箭头所指螺丝,拆下驱动器上的拨杆及碟槽注意拨杆B1、B3上的灰色垫片。
(3)调整驱动器各部件位置。
·旋转齿轮G1,将齿条C2调整到图中向左的极限位置旋转(向左)齿轮G1,如果不能将齿条C2调整到图中相应位置,用手轻推齿条C2,可将其调整到图中相对应位置(图4-8-49)
·调整好齿条C2后,将驱动器翻转,注意图4-8-49中箭头指向的黑色齿轮,请勿丢失。拆下开关S1、S2、S3上的开关护板,开关护板位置如图4-8-50所示箭头所指向的位置检查齿条C1,此时齿条C1位置应在开关S1的停止点
检查齿条C1、C2位置分别与图中相符,依次放入部件碟槽底板P3,碟槽6-2,第1碟槽暂不放入,放入拨杆B1、B2、B3、Y1、Y2。
注意安装图4-8-49中的黑色齿轮。
·定位Y1、Y2
碟槽自然放入后,盘槽边上的支架应该在Y1、Y2底部凸台中心位置,此时Y1、Y2的位置为正确位置(图4-8-51),位置如有问题,可以调整Y1、Y2下方的齿轮。
·定位B1(请参考图中的参照物)
以B1及中心杆为参照,正视B1,调整B1位置。将B1调整到中心位置后,再向右(逆时针)跳动一个齿牙(图4-8-52)。由于齿轮间存在间隙,请将调整后的B1向左移动到终点,虚线位置应与中心杆右侧基本平行,如与图中位置存在偏差,可再向右跳动一个齿牙。
·定位B3(请参考图中的参照物)
将B3上部的灰色垫片放入,正视B3,此时B3上部入槽口的位置基本与内部的灰色垫片边缘为一直线(图4-8-53)。
·定位B2
以碟槽1为参照,定位B2。将碟槽1自然放入,调整B2(图4-8-54),如图圆圈中所示,再将碟槽1放入B2槽内,请勿将碟槽1放入B1及B3下部。
·放入碟槽第二盖板P2后检查部件B1、B2、B3、Y1、Y2位置,应与图相吻合(图4-8- 55、图4-8-56)。
调整好部件位置后请反序安装驱动器。
·安装K1
将垫片及弹簧放入B3后安装K1,注意图中K1所示的三点位置安装完毕紧固螺丝(图4-8-57、图4-8-58)。
·安装碟槽顶盖P1
安装前,请先将P1上的黑色齿轮调整到图中所示的位置,齿轮中的圆孔应与P1上的圆孔相对,并注意T1的位置(图4-8-59),调整后的位置应与图相符,安装完毕后务必检查黑色齿轮的位置。
将拨杆B1、B2上的垫片及弹簧放入后安装碟槽顶盖P1,安装弹簧时,请注意弹簧的颜色(图4-8-60、图4-8-61)。安装完毕的位置应与图中所示的位置相吻合。
碟槽顶盖P1的螺丝位置,如图4-8-62所示。
·安装进碟口总成
安装进碟口总成时,请注意图中标定的部件将A放到B中。安装完毕的进碟口应为关闭状态,在没有螺丝固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固定在驱动器上。进碟口总成安装完毕后,先固定进碟口总成下方的螺丝,请勿固定图中箭头指向位置的螺丝(见图4-8-41)。将弹簧挂钩调整到1的位置,以便安装弹簧。
·安装弹簧
将弹簧放入,弹簧可轻松放入,此时位置会向上翘起,压住翘起部位,将弹簧挂钩从1的位置调整到位置2,安装完毕,紧固螺丝,正确位置应与图中相符(见图4-8-42、图4-8-43)。
安装线路板螺丝,安装开关护板及螺丝、安装驱动器侧护板,注意线路的安装位置。反序装回各配件,请检查驱动器上的连接线路是否有松动,重新试机,如果仍有问题,请再次检查上述步骤中的各个元件的位置关系。
信息5; GLK350 NTG4版本CD驱动器激光头清洗操作步骤图解(图4-8 -63~图4-8-65)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