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5 16:08:44
剖析奔驰AMG动力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下)
车辆的移动通过4个车轮转速传感器探测。
减震力通过减震阀单元中的比例阀进行调节。减震阀单元直接安装在活塞杆上的每个减震器中。
以特性曲线控制方式进行实时调节。
(三)底盘调节系统
1.AMG操控单元(DRIVE UNIT)
AMG操控单元是所有动态行驶功能的中央环节,如图14所示。
底盘特点可经由驾驶模式旋转开关以及单独的底盘设置按钮进行选择。另外,通过驾驶模式旋转开关还可影响其他系统如发动机以变速器和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可选择以下设置:
·个性化“I”
·效能控制模式“C”
·运动模式“S”
·运动增强模式(Sport PLUS“S+”
·RACE(赛车)(AMG GTS )
2.个性化“I”
在此,可根据需要编排驱动单五的所有设置。将保存设置并通过该模式随时可用。
3.效能控制模式“C”
该模式适用于全天候驾驶。首T的是效率和舒适。
4.运动模式“S”
该模式适用于运动型驾驶方式,即便是在不平整的道路上,也可实现良好的操纵性。
5.运动增强模式(Sort PLUS)“S+”
在非常平整的路面上,凭借该设置通过稳定的减震系统可实现最大地面附着力。
h.RACE(赛车)
凭借该设置,底盘、变速器和发动机实现了不妥协的运动性。
7.3挡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 (ESPR)
经由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
(ESPY)模块选择按钮,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的性能可受驾驶员影响。
8.电控车辆稳定厅码史系统(ESPY)接通
如果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控制单元识别到车辆状态不稳定,则将对一个或多个车轮进行制动干预以及降低麦动机扭矩。
9.ESP Sport操控模式
经过弱化的转向过度/转向不足干预和发动机扭矩于预允许动态行驶状态如轻微漂移。强制动时,还可使用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 )。松开制动踏板时,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9)重新白动恢复到ESP Sport操控模式。
10.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 (ESP)关闭
除了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P)调节范围里的紧急制动时,没有其他对于动态行驶方面的干预。发动机功率不降低且驱动轮可空转。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关闭”应仅由有经验的驾驶员在封闭的赛道上使用。
11.AMG DYNAMICf曾值套件
AMG DYNAM IC增值套件可作为特殊装备提供给AMG GT S。
主动式发动机支承和变速器支承系统解决了为了实现良好舒适性的传动系统柔性连接和为了实现最佳动态行驶的硬性连接之间的目标冲突,如有选择地激活发动机支承和变速器支承。这样可影响转向性能和车尾稳定性。一该适配性可经发动机支承和变速器支承中在施加磁场后薪性会发生变化的流体来实现。
将支承调到柔性,以实现舒适驾驶。仅在地面起伏时将支承临时调硬,以便快速消除振动。通过支承的柔性可显著降低发动机振动。
对于在赛道上驾驶,轴承将被调硬。这将实现更精确的转向性能并能提高稳定性和提供驾驶员更准确的反馈信息。
凭借驾驶模式运动模式“s”运动增强模式(Sport PLUS)“s”和“RACE”,已可对调校的基木特征产生影响。
(四)制动系统
1.AMG高效制动系统
AMG高效制动系统提供较高的减速功率以及在制动时可实现精确掌控。
制动系统拥有内部四周通风、穿孔并开槽的制动盘。制动盘采用特殊的复合技术制造。
前轴采用了6活塞固定式制动钳制动系统,后轴采用单活塞浮式制动钳制动系统。在AMG GT上,标配前部制动盘直径为360mm,在AMG GTS上,标配前部制动盘直径为390 mm。
2.陶瓷制动系统
除了AMG高性能制动系统,还有一个经过优化、带碳纤维/碳化硅复合材料一制成的陶瓷制动盘的制动系统可作为特殊装备提供。
与AMG高性能制动系统相比,陶瓷制动系统的优点在于:
·制动盘轻40%,这样非簧载质量更低,操纵性更好
·制动距离更短
·压力点更准确
·稳固性更高
·更耐高温
3.电动驻车制动器(EPB)(如图16所示)
电动驻车制动器(EPB)可实现车辆在坡道上保持静止。为此,电动驻车制动器(EPB)控制模块激活左右侧电动驻车制动器(EPB)促动电机。
根据车辆状态,通过手动电动驻车制动器( EPB)开关或自动松开或驻车。开关位于照明开关下方。
4.自动松开
如果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电动驻车制动器(EPB)自动松开:
·发动机运行
·变速器挡位为D或R
·安全带插在安全带锁扣中
·踩下加速踏板
如果变速器处于R挡时,尾门必须关闭。
5.测功机测试模式
电动驻车制动器(EPB)有一个单独的测功机测试模式用于保养。
车辆必须行驶到滚筒式测功机上,以便激活。一旦角色激活,电动驻车制动器(EPB)控制单元自动识别后轮与前轮的转速差并切换到滚动测试模式。
要检测电动驻车制动器( EPB )可通过多次操纵电动驻车制动器
(EPB)开关,逐步提高制动效果,直至车轮停止。
6.紧急制动
如果在行驶期间按下且按住电动驻车制动器(EPB)开关,则经由行车制动器进行紧急制动。
AMG GT不具备松开电子驻车制动器的应急解锁。
三、变速器
(一)AMG SPEEDSHIFT DCT 7挡运动型变速器
为实现车辆动态行驶的良好重量分配,AMG SPEEDSHIFT双离合器白动变速器(DCT) 7挡运动型变速器安装在后轴上,如图17所示。它通过带内侧碳纤维驱动轴的扭矩管与发动机连接。称为变速驱动桥结构。
另外将安装一个双质量飞轮,以降低恼人的震动。双质量飞轮位于扭矩管内。
变速器具有换挡过程迅速、全自动且不会引起牵引力中断的特点
其他特征:
·油槽内液压操纵的双离合器
·7个前进挡,1个倒挡
·三圆锥体同步器用于在换挡时传输换挡齿轮加速或制动时较大的摩擦力
·液压控制系统和带独立泵、过滤器和机油冷却器的齿轮组的空间分隔
·集成在变速器外壳中的、根据装备采用机械式或电子式调节的后轴差速锁
·使用直接选挡接口(DIRECT SELECT INTERFACE)来切换单个换挡杆位置
注意:AMG GT仅允许在发动机运行的情况下,双轴着地被牵引。
(二)差速锁
1.机械式后轴差速锁
机械式后轴差速锁(如图18所示)负责在地而附着力低导致驱动轮空转的情况下向驱动轮传输更大扭矩,提高地面附着力。另外,在动态行驶操作时对一车辆的自行转向特征产生积极影响。转弯行驶出现负载变化时,通过机械式后轴差速锁保持车辆稳定。锁止程度在发动机负荷下为30,在减速运转模式下为55%。基本锁止扭矩为50N·m)
2.电子调节的后轴差速锁
电子调节的后轴差速锁(如图19所示)仅作为AMG GT S的标准装备。它可以在几分之一秒内调节设定的锁止程度。
电子调节的后轴差速锁根据驾驶状态和驾驶员的需要调节车辆的自行转向特征。同时,牵引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会不断变化。
这种根据需要调节的干预在机械式后轴差速锁上无法实现。
3.调节锁止程度
如ESP控制模块识别到后轮打滑,将经由双离合器变速器激活差速器调节阀。这样可对促动器活塞施加压力。促动器活塞将压力传输到多片式离合器上并锁止差速锁,如图20所示。
通过锁正差速锁可在左右侧驱动轮之间分配可变扭矩。锁止程度可调节,最大为100%。
电子和液压诊断经由双离合器变速器控制单元进行,差速锁的功能诊断经由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 (ESP)控制模块进行。
(三)变速器机油冷却
液压油和齿轮组油的冷却通过两个独立的机油回路进行。车尾的两个油/水热交换器通过增压空气冷却的低温冷却回路供应,如图21所示。
双离合器变速器控制模块始终监控变速器油温度。如果识别到变速器油温过高,则它将向传动系统控制模块发送变速器机油冷却的要求。循环泵由传动系统控制模块根据需要激活。
四、网络连接
(一)总体网络
总体网络如图22所示。
1.车载智能信息系统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A26/17:主机
·A40/8:音频/驾驶室管理及数据系统(COMAND)显示屏
·A40/9:音频/驾驶室管理及数据系统(COMAN D)操作模块
·A105:触摸屏
2.动态行驶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N3/42:主动式发动机支承控制模块
·N 3/44:主动式变速器支承控制模块
·B24/15:转速、横向/纵向加速度传感器
·N30/4: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控制模块
3.底盘控制器区域网络(CAN)1
·N3/42:主动式发动机支承控制模块
·N3/44:主动式变速器支承控制模块
·A76:左侧双向安全带紧急拉紧器
·A76/1:右侧双向安全带紧急拉紧器
·A90碰撞预1辅助系统增强版(COLLISION PFP EVENTION ASSIST PLUS)控制模块
·B92/6:后保险杠右外侧内置雷达测距传感器
·B92/11:后保险杠左外侧内置雷达测距传感器
·N2/10:辅助防护装界控制模块
·N10/1:前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SAM)控制模块
·N30/4: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控制模块
·N51/5:白动减震适应系统控制模块
·N 73:电子点火开关控制模块
·N80:转向柱管模块控制模块
·N93/9 :AMG网关控制模块
·N1 27:传动系统控制模块
·N128:电子驻车制动器控制模块
4.AMG控制器区域网络(CAN)(带代码P71)
·N3/42:主动式发动机支承控制模块
·N3/43 :AMG底盘控制模块
·N3/44:主动式变速器支承控制模块
5.底盘控制器区域网络(CAN)2
·A40/11:多功能摄像头
·E1n9:左侧大灯控制模块
·E2n9:右侧大灯控制模块
N10/1:前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SAM)控制模块
N62:驻车系统控制模块
N93/9 :AMU网关控制模块
.车内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N3/42:主动式发动机支承控制模块
·N3/44:主动式发动机支承控制模块
·N10/1:前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SAM)控制模块
·N10/2:后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SAM)控制模块
·N22/1:智能气候控制模块
·N32/1:驾驶员座椅控制模块
·N32/2:前排乘客座椅控制模块
·N69/1左侧车门控制模块
·N69/2:右侧车门控制模块
· N69/5:无钥匙启动(KEYLESSGO)控制模块
·N 73:电子点火开关控制模块
·N93/9 :AMG网关控制模块
7.诊断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N10/1前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SAM)控制模块
·N112/1:车载智能信息服务通信模块
·N123/4-紧急呼叫系统控制模块
8.发动机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N3/10发动机电子设备(ME)控制模块
·N127:传动系统控制模块
9.用户界面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A1:仪表盘
·A26/17:主机
·B84/3:后视摄像头
·N88: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控制模块
·N93/9 :AMG网关控制模块
10.以太网
·A26八7:主机
·N 72/1:土部操作面板控制模块
11.传动系控制器区域网络(CAN)
·N3/42:主动式发动机支承控制模块
·N3/44:主动式变速器支承控制模块
·N15/13:双离合器变速器控制模块
·N93/9 :AMG网关控制模块
·N118:燃油泵控制模块
·N150:直接选挡接口
12.多媒体传输系统(M OST)环
·A26/17:主机
·A90/4:调谐器装置
·N40/3音响系统放大器控制模块
·N40/7:高级音响系统前置放大器控制模块
13.专用总线
·A40/9:二颧须/驾驶室催社里及数据系统(COMAN D)操作模块
·N2/10:辅助防护装置控制模块
·N3/10:发动机电子设备(ME)控制模块
·N10/1前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SAM)控制模块
·N10/2:后部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模组(SAM)控制模块
·N22/1:自动空调
·N58/1前部智能气候控制操作模块
·N69/1左前车门控制模块
·N69/2右前车门控制模块
·N72/1上部操作面板控制模块
·N80:转向柱管模块控制模块
·N110:重量传感系统(美国/加拿大市场)
(二)蓄电池/发电机
如果车载电气系统蓄电池的电量状态超过80%,将降低发电机的运行功率,以减轻发动机的负荷。
这一运行状态下所需的电能,将由车载电气系统蓄电池提供。如果车辆处于减速运行模式或进行制动,一部分动能将进行回收并转化为电能。如果车载电气系统蓄电池的电量状态重新达到80%,将重新降低发电机的运行功率。
发电机电流强度为180~200A。动态负载管理系统会试着在车载电气系统长时间过载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发电机的功率输出来实现充电平衡。这通过例如怠速转速提高或舒适性用电器换低挡进行。
发电机调节有利于降低耗油量,因为启动发电机所需的发动机功率平均更低。
发电机管理系统将识别到发A 机失灵并通过仪表盘显示给驾驶员。发电机功率中断时也将进行同样的显示。
(三)能源管理
行驶模式能源管理系统( 如图23所示)确保车载电气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车载电气系统蓄电池的充电平衡。如果同时运行多个电气设备,可能出现过载情况,必须由车载电气系统蓄电池进行缓冲。
能源管理系统承担以下任务:
·有针对性地设置用电器的关闭等级
·优化车载电网蓄电池的充电过程
·激活车载电气系统蓄电池快速充电
·关闭发电机管理系统
·关闭发动机启动/停止功能
·休眠电流关闭继电器提前断开
·限制休眠电流关闭继电器的接合理由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