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混合气过浓/过稀(P0171/P0172)故障检修

2019-05-10 16:21:42

本田混合气过浓/过稀(P0171/P0172)故障检修

    1.故障码P0171 /P0172的产生原理

    为保证排放达标,降低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本田车辆采用空燃比传感器和加热型氧传感器进行高精度空燃比控制,其控制过程如图1所示。

 

    在此首先对空燃比传感器及氧传感器进行简要说明。

    四线型空燃比传感器是电流型线性传感器,其电流与混合气浓稀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当检测到尾气含氧较多,即混合气较稀时,空燃比传感器显示为负值,且绝对值越大,表示混合气越稀。相反,当检测到尾气含氧较少,即混合气较浓时,空燃比传感器显示为正值,且绝对值越大,表示混合气越浓。

 

    氧传感器为电压型开关式传感器,其电压与混合气稀浓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

 

    当混合气较浓时,其显示接近1.00 V;当混合气较稀时,其显示接近0V。对于空燃比传感器+三元催化转换器+氧传感器的高精度空燃比控制,由于空燃比控制精度高,同时利用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催化转化延迟作用,可使氧传感器信号保持在比较稳定的值,约为0.60 V。如果一直过高,接近1V,则说明混合气过浓;一直过低,接近0V,则说明混合气过稀。

 

    下面说明车辆的空燃比控制过程。

    当车辆处于稳定状态时,发动机控制单元将进行闭环控制,即通过空燃比传感器和氧传感器检测尾气浓稀情况,进而在基本喷油量的基础上,进行喷油脉宽的实时调整。其调整公式可表示为:喷射时间(T)二基本喷射时间X各种喷射补偿系数+电压补偿时间。

 

    短期燃油调整值(Short Term FuelTrim)即是各种喷射补偿系数之一。其有效调整范围为0.691.47。当短期燃油调整值大于1时,说明空燃比传感器及氧传感器检测到尾气含氧量过多,进而判断发动机混合气偏稀,于是通过乘以一个大于1的短期燃油调整值,增加实际喷油脉宽。例如:基本喷油脉宽为3.00 ms,如果短期燃油调整值为1.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过补偿后的喷油脉宽即为3.0X 1.2=3.60 ms。相反,当短期燃油调整值小于1时,说明空燃比传感器及氧传感器检测到尾气含氧量过少,进而判断发动机混合气偏浓,于是通过乘以一个小于1的短期燃油调整值,减少实际喷油脉宽。

 

    将短期燃油调整值进行平均化处理的数值,就称为长期燃油调整值(Long Term Fuel Trim)。其有效值为0.801.25,当超出这一范围时,故障指示灯就会点亮,并存储故障码:P0171—混合气过稀(此时长期燃油调整值大于1.25)或P0172—混合气过浓(此时长期燃油调整值小于0.80)。

 

    2.故障码P0171 /P0172产生的可能原因

 

    故障码P0172—混合气过浓的可能原因归结为:燃汽油蒸气过多/吸入空气量过少,具体可能原因参见表1

 

    故障码P0171—混合气过稀的可能原因归结为:燃料过少/吸入空气量过多/点火不良,具体可能原因参见表2

 

    值得说明的是,当点火不良时,混合气未经燃烧,直接进入排气系统,由于空燃比传感器及氧传感器均是检测氧气浓度,而非燃油的浓度,而未燃烧的混合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故此时空燃比传感器和氧传感器均反馈混合气过稀,而非过浓。

 

    3.利用本田故障诊断系统进行数据分析,解决故障码P0171/P0172

 

    在本田故障诊断系统中,可以看到空燃比控制相关的参数(图4)。例如:空燃比信号、后氧传感器信号、短期燃油调整值、长期燃油调整值及燃油系统状态等参数。这些参数能够反映出空燃比控制的情况。除了这些参数外,进气系统的相关参数,如进气歧管压力、空气流量、节气门开度、节气门目标开度及喷油脉宽等,均对于缩小甚至确定P0171P0172的故障范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源:网络

相关案例